解決大氣污染問題似乎已經成為這幾年全民都在關注的話題。
2013年9月12號,國務院發布了據稱是“史上最嚴” 大氣污染治理的《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》,提出了未來五年全國及重點地區PM2.5/PM10的下降目標和10個方面的防治舉措。
在能源領域最核心的防治措施就是要控制煤炭消費總量,提高天然氣的使用量,大力發展核電、可再生能源等替代能源。
與水電、風電、太陽能發電相比,在改善環境質量方面,核電具有明顯的優勢。核電單機容量大,運行穩定,利用小時數高,可以作為電網基荷運行,生產過程對環境基本上是零排放,改善環境的作用十分顯著。據測算,每建成4000萬千瓦的核電,每年可替代標煤消耗1億噸。每100萬千瓦的核電對標煤的替代效應分別相當于200萬千瓦水電、350萬千瓦風電、470萬千瓦光伏發電(按照核電年利用小時數7000、水電3500、風電2000、光伏發電1500測算)。
說了這么多,問題來了:目前我國有多少座已建和在建的核電站呢?
根據最新數據顯示,截止2016年10月底,中國已建成并投入商運的核電機組有34臺,累積裝機容量3110.8萬千瓦;在建核電機組18臺,共計裝機容量1906萬千瓦;此外,根據“十三五”規劃,到2020年,中國將新增約60座核電站,屆時中國核電機組數量將達到90余臺,從裝機容量上講,將超過法國位居世界第二,僅次于美國,成為當!之!無!愧!的超級核電大國。
比起核電站的數量,知道你們其實更關心這些核電站都分布在哪兒。下面就來八一八我國目前所有已建和在建的核電站分布區域。
圖1 我國核電站分布區域圖
從上圖可以看出,目前中國的核電站集中分布在遼寧、山東、江蘇、浙江、福建、廣東、廣西和??谶@8個省??赡苡械娜藭枮槭裁催@些核電站都是分布在沿海地區呢?這當然不是巧合!
核電站的選址都是有嚴格要求的,通常有以下幾點:
地質要求。核電站地理環境要求抗震的級別很高,因為一旦發生地震勢必會造成核泄漏,后果非常嚴重。
要有冷源。核燃料在裂變時會產生巨大的熱量,需要用水作為載體進行散熱,以便冷卻設備。
位置要求。要遠離人群密集的地方,盡量減少對人和生態的傷害。
排水要求。核電站會排放廢水,靠近海邊利于用海水進行稀釋。
綜上所述,海邊無疑是最佳的地理位置,這也就是為什么我們看到的目前所有的核電站都是建在海邊的原因。
上一條:中國煤電大躍進耗資4900億美元 過剩產能已成長期心病
下一條:中國力推全球能源互聯網創新發展 |
![]() |